李家俊起义前被父亲问: 听说你要造反? 他答: 是姓张名远的人干的

开丰注册
你的位置:开丰注册 > 新闻资讯 > 李家俊起义前被父亲问: 听说你要造反? 他答: 是姓张名远的人干的
李家俊起义前被父亲问: 听说你要造反? 他答: 是姓张名远的人干的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3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1929年时,在川东地区也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工农革命,四川工农第一路游击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,领导这支部队的人,名字叫做李家俊,这是一名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,有着非常出色的指挥水平。

当时一度被人认为,川东根据地在李家俊的带领下,因为出色的游击作战风格,有着“井冈山第二”的风采。

1903年,李家俊出生于四川省万源县固军坝厚坪村,家境殷实,祖辈以田产为生,家中粮仓常年充盈,而‬他自幼聪颖,熟读诗书,却对封建礼教充满质疑,本来,乡间女子鲜有机会读书,他不顾父母反对,悄悄将四个妹妹送入县女子学校,亲自护送她们翻山越岭。

他还以兄长身份,退掉了大妹的包办婚姻,激怒家族长辈,引发邻里非议,1921年,面对自己的包办婚姻,他在婚礼前夜摸黑翻墙,背着简单行囊,逃离家乡,远赴外省求学,立志探寻救国之道。

1919年,李家俊考入达县联合中学,受五四运动的浪潮影响,他投身学生运动,批判封建教育的严苛校规,揭露官府对学生的压迫,因为鲜明的观点,他成为了学生们的领袖之一,他在集会上慷慨陈词,呼吁教育平等,但这些思想触怒校方。

随后,学校以“言语激烈,违章肇事”为由开除他,但他却未因此退缩,1921年5月,他与万源旅外学生创办《萼山钟》小报,以犀利笔锋抨击苛捐杂税、强权政治,提倡兴办实业、改革教育、改良风俗。

这个小报一经‬发行,就‬深受民众欢迎,但在不久后,也不出意料地‬因触怒当局被查封。

1922年,李家俊赴上海,考入同济医学院学医。在校期间,他阅读《新青年》《共产党》《先驱》等进步刊物,思想发生深刻转变,放弃医学救国的念头,他辗转北京、武汉、山东、湖南,参加革命实践,与进步青年交流革命理念。

1924年,他回到厚坪村,创办小学,推行新文化教育,倡导男女同校,开设军事课,教授学生队列操练,反对封建迷信,试图以教育唤醒乡民的觉悟。

而李家俊的革命人生,也在这样的平静之下渐渐酝酿着。

1925年,万源当局克扣学生在外地读书的生活费,李家俊联合同学前往教育局讨公道,因为当地的教育局长臭名昭著,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实则早已经人尽皆知,他们当场搜出教育局长吸食鸦片的证据,将其扭送县署,告其“违禁烧烟”。

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时‬,当地的县知事却‬推诿不见,李家俊怒不可遏,冲入公堂,一脚踏翻贡桌,高呼:

“法度何在?”

得知‬李家俊‬大闹公堂‬,县知事这下子就知道出面了,他恼羞成怒,以“咆哮公堂”之罪将他逮捕,投入县监狱。

在‬狱中,李家俊毫不屈服,他在墙上题诗:

“安邦志,济民衷,潜伏爪牙,忍气吞声,任彼小丑且横行。他日身返潭穴后,再作霖雨济群生。”

这几句诗句抒发了他的革命志向,字里行间透着对未来的期许,他并没有因为被囚禁而屈服,反而而在这些时间里面生长出了强大的革命生命力,在1926年春,他获释出狱,恢复自由后,他随即四处奔走,寻找革命出路。

在达县,他偶遇陈毅,陈毅几年前也是在欧洲留学回国,回国的原因是因为陈毅‬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,被法国当局进行驱逐,所以两人有着非常相像的地方。

二人随后彻夜长谈,畅论救国理想,而陈毅的坚定信念深深感染李家俊,使他更加坚定革命决心,1927年,经共产党员牟曼悦、牟仲宇介绍,李家俊在达县蒲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入党的那一刻他感慨道:

“我奋斗多年,终于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。我决心献身革命。”

入党后,李家俊在党的领导下,深入乡村,以教唱革命歌曲、演出文明戏、开办农民夜校等方式宣传革命道理,他在夜校中教授识字、算术,讲述革命故事,激发农民的抗争意识,组织抗捐抗粮行动。

1928年,万源遭遇灾荒,民不聊生,李家俊不顾父母反对,打开自家粮仓,赈济贫民,分发数百石粮食,他还走村串户,说服邻近豪绅开仓济贫,赢得了农民的信任。

万源民间流传:

“要革命,找李家俊。”

随着这句口号传开,渐渐地,李家俊的父亲听到了这句话,有一次,李家俊在筹备起义前回家,因为他想让家人离开这里,一是为了将自己的家财全部用作起义,二是为了让家人不要成为他的掣肘,能令他全心全意进行革命。

他的父亲问他:

“听说你准备组织人造反吗”?

李家俊知道自己父亲思想保守,所以没有告诉父亲实情,而是对他说:

“听说是一个姓张名远的人干的,你们还是先离开这里吧,不用担心这里的家产,就算是丢掉了,孩儿未来也会为你们挣回来的”。

在李家俊的劝导下,家人离开了这里,他随后也把家财全部换成了起义所要的资源,起义的最关键环节已经打通。

随后,李家俊与王维舟、唐伯壮、雷玉书等党员在城口、万源、宣汉、达县等地建立农民协会,培训骨干,筹备武装起义,他们在夜校中挑选忠诚可靠的学员,组织抗税行动,积蓄革命力量。

1929年3月,李家俊、王维舟、唐伯壮、雷玉书在宣汉清溪场召开秘密会议,确定起义时间、地点、队伍集结路线和行动计划,王维舟从梁山、开江调来枪支弹药,输送骨干力量,而‬起义队伍以农民夜校学员为核心,吸纳煤铁矿工和农会会员。

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起义力量。

1929年4月27日,固军坝龙潭河边,300余名起义军集结,誓师发动万源固军坝起义,这次的起义队伍包括固军坝、白羊庙的农民,宣汉厂溪、官渡的矿工,以及王维舟从梁山、开江动员的工会成员。

在‬誓师大会上,红旗迎风飘扬,镰刀锤头的标志熠熠生辉,李家俊担任‬这支‬起义部队的‬司令员,雷玉书为副司令员,唐伯壮为党代表,宣布成立川东游击军第一路,誓言推翻封建统治,建立农民政权。

这也是川东地区最早的工农起义部队,李家俊是最高指挥员。

在‬固军坝起义后,川东游击军迅速壮大,补充兵员,培训干部,他们在夜校中教授军事技能,组织新兵操练队列、拆卸枪支,提升战斗能力,游击军建立农会,以5至10户为一组,5至10组为一甲,数十甲为一场,数场为一区。

为了保证农会能够保证农民的利益,让革命有实际作用,农会的体系‬非常完善,下‬设主席、书记、经济部长、粮食部长、妇女部长等职务,组织会员清算土豪劣绅,分粮破仓,分配土地。

到1929年底,游击军在固军、白羊等地建立20多个场农会,在双河设4个区农会,在龙潭河设县农会。革命根据地覆盖城口、宣汉、万源三县边境,面积约150公里,人口6万。

游击军发展至2000余人,拥有800多条枪。

客观来讲,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块强大的根据地,为后来的红四方面军以及中央红军转移,都提供了巨大的助力。

随着根据地越来越大,中共四川省委派李哲生赴万源协助领导,成立宣达城万四县行动委员会和城万红军总指挥部,由‬李哲生任书记,李家俊任副书记兼总指挥。

指挥部下设三支队:

吴会治率第一支队向城口发展。

胡洪疆率第二支队向万源扩展。

戴重率第三支队向宣汉推进。

支队下设分队、小队,纪律严明,行动统一。

1930年1月,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指示,游击军正式改编为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,李家俊继续担任司令员。

游击军成立后,跟中央红军,红四方面军一样,立即遭到了‬反动派的围剿,军阀刘存厚派廖雨辰、吴占荣等部发起三次“围剿”,面对敌人的围剿,李家俊率部采用“飘忽”战术,依托大巴山的崇山峻岭、森林溪谷,开展夜袭、伏击和敌后作战。

1929年5月,他化装成卖柴农民,头戴草帽,身背竹篓,深入白羊庙侦察敌情。敌军立足未稳,他当晚率部突袭,枪声划破夜空,敌军惊慌失措,抱头鼠窜,不到一小时,游击军歼敌一个连,缴获枪支50条,俘虏30余人。

白羊庙首战告捷,极大鼓舞了士气。

8月14日,李家俊再次化装成农民,潜入白沙河镇侦察,中午,敌军下河洗澡,枪支堆放岸边,他当机立断,命令队员冲至河岸,缴获全部枪支,迅速撤离,敌军追赶不及。

9月18日,他调集1000余人夜袭白羊庙,击毙敌军20余人,缴获枪支100余条。

李家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校教育,可是已经表现出了非常灵活的游击作战技术,这是因为他多次学习毛主席在井冈山的作战方法,并且灵活应用。

在三次“围剿”中,游击军与敌交战数十次,歼敌近2000人,缴获枪支1000余条,极大扩展了根据地的影响力。

1930年3月,刘存厚调集廖雨辰、魏帮文部及宣汉、万源、城口、达县的民团共1万余人,对固军坝发起大规模“会剿”,敌军采用分进合击、步步为营的战术,将游击军逼入1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,切断粮草供给。

敌军强迫百姓当前锋,实施“普杀普烧”,焚毁村庄,屠杀群众,血流成河,他们还推行“集村制”“连坐法”,强迫村民集中居住,早晚点名,一家犯法,十家连坐,试图扑灭革命火种。

李家俊率游击军顽强作战,历经五个月的艰苦奋战,他们在高山密林中穿梭,夜袭敌营,诱敌深入,却因敌军兵力悬殊,处境艰难,部队弹尽粮绝,伤亡惨重,雷玉书在突围中中弹牺牲,唐伯壮被敌军围困殞地,胡洪疆、徐永世、戴重、张朋翥相继遇害,吴会治被俘,李哲生率部转战陕西镇巴后失联。

整个游击军‬的‬高层体系基本被打垮,还有部分投诚人员因不堪艰苦反水,游击队战斗力大减。

在‬1930年7月时‬,中共四川省委机关遭破坏,在这样的情况之下,王维舟只能派宋更新传达指示:

李家俊转移重庆,其余队员埋藏武器,分散活动,8月,固军坝起义坚持一年零四个月后失败。

但不管怎么说,这场起义所奠定的根据地基础是永远存在的。

1931年,李家俊抵达重庆,担任川东特委军委书记、江巴中心县委军支书记,指挥川东武装斗争。

有着过去游击作战的经验,他在敌占区神出鬼没,搜集情报,打击敌特,惩治叛徒,一度‬被敌人称为“共产党的大将”,他十分正常化装潜行,穿梭于重庆街巷,组织地下行动,联络同志,8月,江巴中心县委在茶馆召开秘密会议,组织部长杨伦杰等人出席。

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‬,这一次的会议不料有‬叛徒告密,敌特突袭茶馆,而‬李家俊为掩护杨伦杰撤离,主动暴露身份,吸引敌方注意,不过这一次是幸运的,他机智脱身,几天后率队员在菜园坝处决叛徒特务,震慑敌人。

可在10月的时候,因再次遭叛徒告密,李家俊在重庆被捕,一开始,敌军以高官厚禄诱惑,他严词拒绝,痛斥敌人的虚伪嘴脸。

敌人施以酷刑,坐老虎凳、十指插竹签、灌辣椒水、烙铁烧灼,他数次昏厥,仍一言不发。

10月29日,李家俊被押赴罗家湾刑场。他步伐坚定,目光如炬,高呼:

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红军万岁!打倒国民党反动派!”

枪声响起,这位28岁的青年用生命点燃了革命的火光。



上一篇:海报时评丨高空抛物频发,违法必究守护“头顶上的安全”
下一篇:《行止晚》:王星越与周也二搭,再掀古装情感热潮

Powered by 开丰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